歷屆新藝獎Exhibition review

張育嘉|Chang Yu-Chia

張育嘉|Chang Yu-Chia

張育嘉生於1983年台北,現就讀於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當代視覺文化博士班,曾兩度受文化部補助至美國波士頓CAI及科羅拉多安德森牧場藝術中心駐村,並也在台中20號倉庫鐵道藝術村擔任過駐村藝術家,作品也榮獲國美館青年購藏計畫與藝術銀行典藏與台灣美術新貌立體類首獎及台南新藝獎肯定,作品類型橫跨平面繪畫及立體裝置並且利用自身的造型語彙與各種媒材的轉化融合而成具有個人風格特色的作品,而內容多在表現以藝術家為載體所觀察到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
另外更身兼BIKE機踏車樂團的主唱及吉他手,為樂團詞曲創作核心並於2013年發行首張專輯<嘿!我想一下>,受入圍金曲獎最佳樂團四分衛主唱阿山及國內知名樂評馬瓜推薦。

 

▌個 人 簡 歷 ∣ Curriculum Vitae

張育嘉|Chang Yu-Chia
出生於1983年1月21日 台北

▌學 歷 ∣ Education

2018     現就讀於台灣藝術大學當代視覺文化博士班
2010     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 藝術碩士(MFA)
2005     台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學士 藝術學士(BFA)

▌獲 獎 ∣ Award

2021 鴻梅新人獎
2021 台灣美術新貌獎 入選
2020 文化部藝術銀行購藏計畫 入選
2019 行天宮長期資優生培育獎學金 入選
2018 南瀛獎 立體與複合媒材類 優選
2018 花蓮獎 東方媒材類 入選
2016 文化部藝術銀行購藏計畫 入選
2013 文化部藝術銀行購藏計畫 入選
2013 台南新藝獎 首獎
2012 台灣美術新貌立體創作 首獎
2011 全國美術展 新媒體藝術類 入選
2010 國美館青年購藏計畫 入選

▌典 藏 ∣ Collectible

2020 文化部藝術銀行 典藏
2016 文化部藝術銀行 典藏
2013 文化部藝術銀行 典藏
2012 台中港區藝術中心 典藏
2010 台中國立美術館 典藏

▌駐 村 ∣ Artist-in-Residence

2016 文化部視覺與表演藝術人才出國駐村及交流計畫美國安德森藝術中心
Anderson Ranch Arts Cneter
2012 文化部視覺與表演藝術人才出國駐村及交流計畫美國波士頓
Contemporary Arts International , Inc.
2009-2011 台中20號倉庫鐵道藝術村駐站藝術家

▌公 共 藝 術 ∣ Public art

2019 再現滬尾戰役<清法戰役‧滬尾時空再繪>淡水觀潮廣場公共藝術設置 台北
2018 台中大里軟體園區 園區公共藝術設置 台中
2011 給你一個ㄗㄓㄢˋ 當代館忠孝復興站公共藝術設置 台北

▌展 覽 ∣ Exhibition

◇個 展
2021 Oct. 末日迷航2.0之體操男爵大戰美獸 張育嘉2021個展 藝思空間 松山文創園區 台北
2021 Sep. 宇宙大作戰 張育嘉2021個展 靠邊走藝術空間 台北
2020 Nov. 末日迷航 張育嘉2020個展 1982小時候 台北
2019 Nov. Daegu art fair 2019張育嘉2019韓國大邱藝術博覽會個展 大邱 韓國
2017 May. 體操男爵的旅行 張育嘉2017個展 木木藝術 台南
2016 Mar. 體操選手的日常 張育嘉2016個展 福利社 台北
2013 Oct. 書房神話 張育嘉2013個展 Mad L 台北
2012 Nov. WOODY WOODY 張育嘉2012個展 CAI 波士頓 美國
2011 Mar. 生化世代 張育嘉2011個展 非畫廊 台北
2010 May. 人造人間27 張育嘉2010個展 乒乓藝文空間 台北
2009 Oct. 人間膜 張育嘉2009個展 台中市文化中心動力空間
 
◇聯 展
2021 Aug. 動漫未來 誠品畫廊 台北
2020 Jan. 創藝運動場 2020朱銘美術館年度特展 朱銘美術館 台北
2018 Jan. "Creature" group show  The Bird's Nest Gallery 阿斯本 美國
2016 Dec. SALON ART MORA art mora gallery 紐約 美國
2014 Jul. 活體資料庫:變異形象的墨彩製造 也趣藝廊 台北
2011 Jul. 全國美術展 國立美術館 台中
2010 Sep. 2010寒舍秘笈 新世代年度展-當代水墨 寒舍畫廊 台北
2009 Jan. 中出神精 雙個展 20號倉庫 台中
2008 Mar. "Boys Gone Wild"四人聯展  就在藝術 台北
 

 

創作理念

一直以來自己的創作脈絡都以自己的造型語彙為出發點並加上各種媒材的轉換來表現生活中的各種感受,希望可以藉由自己的創作喚起觀眾的浮動記憶並讓大家能產生共感,從早期純粹以平面為主,而後續發展出機械裝置及雕塑作品,甚至後期轉換媒材至原木與絹本上,期待藉由創作讓觀眾與藝術家能夠透過作品連結並產生出新的能量。

VIDEO

展出畫廊